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团工作» 实践活动

传承葫芦文化,探索东昌传统工艺——寒假实践活动走进聊城市中华葫芦文化园

为深度挖掘东昌葫芦文化的深厚底蕴,全方位了解其脉络,1月3日至1月5日,“韵响葫芦”实践队于聊城市成功开展“韵响葫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入中华葫芦文化园、葫芦博物馆以及非遗传承人的手工艺小院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深入体验了东昌葫芦文化的深厚底蕴,并积极探索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葫芦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在聊城这片土地上绽放着独特光彩,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队员们不仅沉浸式体验葫芦手工艺的精妙制作过程,更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

葫芦艺绽华园里,璀璨风姿映目明

实践队员步入聊城市中华葫芦文化园,作为本次实践活动首个重要参观点。文化园内,各式各样的葫芦艺术品琳琅满目,它们雕刻精细、绘画瑰丽、编织精巧,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葫芦之美,不仅在于外观装饰,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文化园的讲解员以平和的语调介绍道:“葫芦之美,不仅体现在其外在的装饰性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远文化寓意。”她进一步阐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象征着健康、平安与繁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正因如此,葫芦在民间装饰与日常用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过工作人员的详细解说,队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葫芦艺术品的多样魅力,还对葫芦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文化角色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

葫芦博物汇今古,史韵新光映碧空

随后,实践队员们移步至葫芦博物馆进行参观。馆内珍藏着琳琅满目的葫芦艺术品,既有古朴典雅的古代葫芦佳作,亦不乏创意十足的现代葫芦工艺品。步入展厅,实践队员们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清晰地观察到葫芦自远古时期以来,在中国民俗、艺术等诸多领域所留下的深刻历史印记。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热情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葫芦自古以来便深度融入了中国民间生活,它不仅是实用的食物容器,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符号。发展至现代,葫芦工艺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勇于革新,巧妙地融入了多样的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

非遗小院承工艺,巧手传薪岁月长

最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东昌葫芦制作技艺的发源地之一——非遗传承人开办的手工艺小院,实践队员们在观摩到精美的葫芦艺术品的同时亲身体验葫芦制作的全过程。非遗传承人们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并耐心细致地展示了葫芦雕刻这一精湛技艺的核心要领。在非遗传承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怀揣着对传统工艺的崇敬之心,亲自参与了葫芦雕刻这一充满艺术魅力的创作过程。他们精心挑选每一块葫芦原材料,细致入微地进行打磨塑形,全神贯注地雕琢纹理,直至最后精心为葫芦上色,为其增添点睛之笔。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意识到,葫芦文化绝非仅是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更是驱动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引擎。聊城,作为葫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凭借其深厚且丰富的葫芦文化底蕴,匠心独运地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此次“韵响葫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实践队员们深深沉浸于东昌葫芦文化的独特韵味之中,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与感悟。展望未来,队员们决心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事业,让葫芦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审核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