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1月10日,计算机学院“声承薪火”实践服务队前往侯营镇侯营村,开展“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实践调研活动。
追寻五老足迹,汲取榜样力量。在红色宣讲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前往侯营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见证了由王忠祥同志精心打造的红色小院。此处不仅有红色书屋、红色党史馆等极具教育价值的建筑,还设有爱心衣舍、爱心菜园等彰显社会关爱的场所。这些建筑与设施共同构成了当地群众和来访者深入了解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年过七旬的王忠祥老人,总会时不时地来到自己那辆标有‘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五老宣讲团流动大课堂’字样的三轮车旁,爱惜地擦拭着车里的108块中国革命史展板。”据红色宣讲员介绍,这辆三轮车不仅承载着王忠祥老先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更成为他向世人传播革命精神、颂扬爱国情怀的鲜活课堂。实践团队成员目睹此情此景,深受王忠祥老先生等五老前辈崇高精神与无私奉献的触动。他们纷纷表示,将铭记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积极汲取榜样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以史为鉴照初心,红色精神励后人。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侯营红色党史馆、红色村史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们不仅看到了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还聆听了王忠祥同志亲身经历的动人故事。他们驻足在每一块展板前,细细品味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着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地奉献。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些红色场馆不仅是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圣地,更是鲜活而生动的“教育课堂”。作为青年学生应当深切地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成为新时代红色基因坚定不移的传承者,确保红色血脉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爱心滋润孤老心,侯营新风永流芳。另悉,实践队员通过认真聆听讲解及实地拜访侯营村村民,对侯营村的爱心文化活动有了深入地了解。其中,侯营村设立的爱心菜园与爱心食堂,定期为全村孤寡老人免费提供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让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侯营村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与温暖。同时,侯营村已连续八年举办腊八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活动,并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五老”“最美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有效促进了乡风民风的积极转变,还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远影响。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些经历让他们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红色精神的内涵,也增强他们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望未来,“声承薪火”实践队员们将秉持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深厚热情,持续深化对红色精神及文化的认知与探索,以身作则激励青年一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让青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审核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