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植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子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8月26日,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踏寻英迹,赓续星火”实践服务队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遵义精神照前路,时代新程共昂扬”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视角解码革命历史的深厚底蕴,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注入青春动能。
遵义研学悟红魂,会址探源承薪火
实践服务队首站抵达遵义会议会址,在讲解员的专业引导下开启沉浸式革命历史研学之旅。泛黄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朴素的陈设布局,与动态复原的会议场景、影像资料相互呼应,特别是那张见证历史抉择的长方形会议桌,无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关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非凡勇气与政治智慧。实践队员驻足凝视,深刻认识到遵义会议作为“伟大转折”的里程碑意义。他们聆听讲解员解读“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战役背后的战略智慧,围站在历史场景复原区前,通过光影技术感受当年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坚定信念、力挽狂澜的使命担当。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围绕 “遵义红色文化当代价值” 主题开展调研采访,面向场馆工作人员、本地居民及其他游客发放问卷。受访者以亲身经历或家族记忆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遵义会议精神如何影响当地发展、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市民生活。通过讲解参观与调研采访的有机结合,队员们不仅系统梳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更从多元视角理解了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路径,深化了对“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革命精神的认知。
走红军街寻旧址,探党政史悟初心
离开遵义会址,实践服务队沿历史脉络走进红军街,在三处重要革命旧址中探寻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历史足迹。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内,斑驳的墙壁上留存着“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 的红色标语,馆内按历史原貌复原的办公室、会议室、宣传教育室等空间,清晰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政治工作、动员群众参与革命的生动场景。紧邻的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则通过货币展柜、业务场景复原、历史图片等展陈形式,还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金融事业的发展历程。从刻有“苏维埃”字样的银币、纸币,到记载着资金筹措、物资调配的账本,队员们深入了解到红军在艰苦环境下建立金融体系、保障军民生活、稳定革命根据地经济秩序的艰辛探索。随后,实践团队前往遵义会议博古旧址,让队员近距离触摸革命历史细节,从历史人物相关遗存中感悟先辈担当,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使命注入精神动力。在红军街的参观中,实践队员进一步挖掘革命旧址背后蕴含的“军民同心、艰苦奋斗”精神内涵,深刻认识到苏维埃政权建设对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支撑作用。
此次遵义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场馆研学+深度访谈+史料梳理”的实践模式,构建起“感知历史—挖掘内涵—思考传承”的完整学习链条。实践服务队以严谨的态度开展革命旧址调研,用文字、影像记录红色资源,不仅为遵义红色文化研究补充了详实的实践素材,更让队员们在与革命历史的深度对话中,实现了从了解历史到理解精神的认知跨越。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宣扬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进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实践队员近距离触摸革命历史细节,从历史人物相关遗存中感悟先辈担当,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使命注入精神动力。在红军街的参观中,实践团队进一步挖掘革命旧址背后蕴含的“军民同心、艰苦奋斗”精神内涵,深刻认识到苏维埃政权建设对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支撑作用。
此次遵义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场馆研学+深度访谈+史料梳理”的实践模式,构建起“感知历史—挖掘内涵—思考传承”的完整学习链条。实践服务队以严谨的态度开展革命旧址调研,用文字、影像记录红色资源,不仅为遵义红色文化研究补充了详实的实践素材,更让队员们在与革命历史的深度对话中,实现了从了解历史到理解精神的认知跨越。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宣扬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进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审核 梁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