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群众,11月13日,计算机学院2025级12班团支部于中巨社区开展“指尖非遗,数字新生”社区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生动的讲述与直观地展示,带大家走进非遗的世界:东昌葫芦从选料至烙画,将自然天趣与匠人巧思完美交融;百年德州扒鸡卤制工艺,在薪火相传中坚守舌尖本味;灵动剪纸以剪为笔,让民俗典故在方寸红纸间绽放光彩;潍坊风筝以竹为骨、以彩为衣,既承载古人对苍穹的向往,更融入现代设计巧思。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是数字技术为非遗传承开辟的全新路径。宣讲中,非遗技艺3D建模存档、线上沉浸式展厅等创新案例,直观展现了传统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为留存历史记忆,更是让古老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活”在当下。整场活动摒弃枯燥说教,始终坚持“可看、可感、可互动”的理念。居民们或驻足端详精美非遗实物,或与邻里交流观摩心得,不少家长特意带着孩子前来,让非遗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扎根。
此次社区实践活动,不仅让居民系统了解非遗技艺与内涵,更推动非遗文化在社区深深扎根。展望未来,计算机学院将继续深耕非遗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热气”的社区实践活动,让传统技艺的根脉在社区的烟火气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审核 梁建新)
地址:聊城大学西校区10号楼
邮编:252000
院办电话:0635-8238540
院团委电话:0635-8238542
计算机学院公众号
聊城大学公众号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19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