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团工作» 网络德育

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欣欣向荣,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根与魂,如果丢掉了这个“根与魂”,就割断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命脉与历史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次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并发表重要论断。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要在青年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诉求,传承践行好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走好、走正、走实当代青年长征路,在爱国奋斗中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让青年学生自觉地在坚定信仰中诠释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爱国则国家必兴必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作用,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近百年前,13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吸引一批批觉醒青年追随着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阔步迈进新时代。这离不开一代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

筑牢信仰根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今天,中国青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一方面,国际格局深刻变化,世界变局不断加剧,地缘政治博弈愈加突出,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另一方面,西方势力一直争夺青年、对中国进行“颜色革命”渗透,蓄谋通过各种途径反华反共反社会主义,迷惑青年,企图搞乱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时代性,让青年学生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时刻提高思想警惕,明辨错误观点,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信仰信念沉淀为当今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时代品格。

让青年学生踊跃地在砥砺奋斗中扛起爱国主义的责任担当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砥砺奋进的最强音。这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向青年学生有力表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当今青年只有投身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之中,才能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心忧祖国、艰苦奋斗始终是中国青年学生的鲜明品质,也应该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百年来,这种奋斗精神绵延不绝,一代代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扛起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大旗,为党的伟大事业接续传承、不懈奋斗。

当前,全国上下既处在脱贫攻坚决胜期,又处在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不论是对贫困堡垒的攻坚克难,还是与病毒、疫情的殊死搏斗,都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都激励青年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因此,青年应该胸怀“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爱国情怀,与祖国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把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起来,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奋斗实干扛起爱国的责任担当。

让青年学生自信地在同舟共济中厚植爱国主义的大情怀

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他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今天的中国,给了青年学生广阔的舞台和十足的底气,在当今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青年学生勇于担当、肩负重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各界青年踊跃响应,快速组织志愿者先锋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在医疗卫生、防疫宣传、安检排查、心理咨询、文艺创作等领域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以责任感和行动力诠释了命运与共的爱国情怀,彰显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与担当。这是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成效,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采。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始终把青年看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最活跃的力量。毛泽东曾指出,“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一论断教育并激励着几代青年奋发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多次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强调并勉励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青年学生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成长,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激励他们扎根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又要激励他们放眼世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在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中传播中国精神,贡献中国智慧,奉献中国力量。

(转自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