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生招生» 学位点介绍

学位点介绍

  聊城大学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1年经教育部授权获得招生资格, 依托山东省“十三五”高校“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二五”高校“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聊城大学“知识工程和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形成了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大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方向、机器学习与多媒体计算三个研究方向。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学科在山东省高校排名第四;聊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ESI接近全球前1%,工程学科ESI进入全球前1%,本学位点师资贡献率分别为86%和48.3%。

  目前形成了有鲜明特色优势的三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由多名具有中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组成,学术团队主攻方向明晰,凝聚力强。

  (1)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方向:最优化理论与智能算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如离散粒子群、离散人工蜂群等高性能优化算法,有效解决了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流水车间调度、物流优化等问题,并应用于流程工业生产调度、物流优化、交通优化、绿色智能建筑、多目标优化等领域。团队成员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课题7项,科研经费27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6篇,其中被SCI索引85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团队成员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科研奖一等奖2项。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多名研究生被推荐到上述高校读博深造。

  (2)大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方向:开展计算术语学、文本情感分析、Web语义分析、教育大数据与个性化推荐、信息安全等的研究与应用。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法徐光启合作项目、国家密码发展基金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参与ISO 1087、ISO 704等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被SCI、EI、ISTP索引100余篇。

  (3)机器学习与多媒体计算方向:结合压缩感知、超图学习、核方法以及自监督学习的优点,利用矩阵分解为工具,对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端元提取与丰度反演进行了系统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高混合度条件下的高光谱解混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问题。同时,在自然图像的混沌加密、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人脸与虹膜识别、人体姿态估计以及数据聚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团队成员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86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厅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在机器学习与多媒体计算方向形成了稳定的团队。